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
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断炊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初为纪念晋文公悼念介子推而设。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为寒食,节日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寒食,所以称为寒食节。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寒食节的景象。郊外,枯黄的野草已经发芽,田野里,新生的麦苗已经返青。农人们带着香炉去扫墓,祭奠先人。房舍里,人们围坐在一起吃寒食,以示对先人的缅怀。
诗的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节日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说,他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今年的寒食节,他不能和家人团聚,只能独自一人在异乡度过。他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但是,他仍然记得家乡的寒食节是多么热闹和喜庆。他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过寒食节。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所描写的寒食节景象,也为我们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