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前后,天气回暖,春意盎然,但诗人却没有任何赏春的兴致。在诗的开头,诗人写下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壮丽景象,但随后的“寒食东风御柳斜”一句,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哀伤。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点出了寒食节的起源。相传周文王之子姬旦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周文王,每到寒食节便会停止炊烟,用冷食祭奠父亲。而诗人看到寒食节的蜡烛和轻烟,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家庭,自己的亲人和故友。
“谁念幽花开遍也,断肠偏为故人姿”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诗人看到盛开的幽花,却无法再与故人一起欣赏。这种睹物生情的悲伤,让诗人心如刀绞。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两句,写出了诗人看到东城的景色后,内心产生的喜悦之情。但紧接着的“绿杨烟外晓云轻”一句,却让人感觉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诗人意识到,人生无常,一切都会过去。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两句,点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诗人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虚幻的,不值得追求。只有寄情山水,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回望长安时看到的景象。长安城内,一片繁华的景象,但诗人却已经没有了留恋之情。他只想归于自然,在山水中度过余生。
《寒食》是一首伤春悲秋的诗,诗人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让它成为了一首千古名作,至今仍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