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共四首。诗歌创作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当时袁枚已经70岁,在南京任两江总督。诗歌主要表达了袁枚对当时社会政治和世态炎凉的感慨,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 己亥杂诗之一
>
> 蓬莱宫阙映朝霞,
> 只在图画里人家。
> 春到江南杨柳岸,
> 依然风物旧年华。
袁枚在第一首诗中描写了蓬莱宫阙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然而,他随后指出,这样的理想社会只能在图画中找到,现实中并不存在。随后,袁枚又写到了江南的春景,虽然景色依旧美好,但作者却感慨世事无常,时间流逝。
> 己亥杂诗之二
>
> 五更风动斗牛寒,
> 九重台殿几回看。
> 偶到圣明亲进宴,
> 芙蓉门外雨纷纷。
第二首诗中,袁枚描写了宫廷中的生活。他听到五更的钟声,看到斗牛星在寒风中闪耀。他多次参加皇帝的宴会,但每次都感到孤独和寂寞。在芙蓉门外,秋雨纷纷而下,更增添了他的忧愁。
>己亥杂诗之三
>
> 耕夫挟犊过墙东,
> 须臾挟犊复西通。
> 登门欲问田家疾,
> 桑黄叶落雁声中。
第三首诗中,袁枚描写了农村的景象。他看到一个农夫牵着牛从东墙走过,不一会儿又从西墙回来。袁枚想上前去询问农夫的疾苦,但听到桑树上黄叶飘落,大雁在空中鸣叫,不禁感到世事无常,沧海桑田。
> 己亥杂诗之四
>
> 耕夫欲守旧丘陇,
> 天子所师礼俗同。
> 半夜霜飞清景换,
> 乡村也好闭柴门。
第四首诗中,袁枚描写了他退隐后的生活。他想要守着旧居,过着恬淡的生活。虽然皇帝尊他为师,但袁枚并不贪图名利,只想在乡村中过上平静的生活。他看到半夜霜飞,景色清冷,不禁感到人生无常,应该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