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端午诗是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写于己酉年(1229年)端午节。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悲叹,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重视和热爱。
五月榴花照眼明,粽包分赠醁羹酃。
鱼龙曼衍庆嘉节,草木萧森恨炎蒸。
赛罢归来图画恶,醉余扶起屈原醒。
己酉端午诗是一首七律,共八句,五十六字。诗歌开篇以五月榴花照眼明,粽包分赠醁羹酃两句,描写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榴花是端午节的标志性花卉,粽子和醁羹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这两句诗描绘了端午节的喜庆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端午节的重视和喜爱。
诗歌第二联,鱼龙曼衍庆嘉节,草木萧森恨炎蒸,写出了端午节的景象和时令。鱼龙曼衍,形容端午节期间水里的生物都很活跃,这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草木萧森,描写了端午节期间天气炎热,草木都枯萎了。这两句诗既是对端午节景象的描绘,也表现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厌恶。
诗歌第三联,赛罢归来图画恶,醉余扶起屈原醒,写出了诗人在端午节赛龙舟和饮酒后的感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图画恶,形容赛龙舟归来后,诗人看到满地的狼藉和喧嚣,感到厌烦和恶心。醉余扶起屈原醒,写出了诗人在端午节饮酒后,想起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感到悲痛和愤怒。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端午节习俗的厌恶,也有对屈原的同情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