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鲈鱼价几何?开鲜物贱常苦饥。
尺长直得千黄金,细脍不饱口腹嗤。
《江上鲈鱼》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当时江上鲈鱼昂贵的售价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贫贱者的同情。
在唐朝,鲈鱼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鱼,当时江上鲈鱼的价格高达每斤千金。这使得鲈鱼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只有富人才吃得起。而对于贫穷的人来说,鲈鱼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食。
这首诗的第一句“江上鲈鱼价几何?”,诗人发问鲈鱼的价格是多少。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鲈鱼价格的好奇,也体现了鲈鱼的昂贵。
第二句“开鲜物贱常苦饥。”,诗人将鲈鱼比作“开鲜物”,说明鲈鱼是一种非常鲜美的鱼。然而,对于贫穷的人来说,鲈鱼是他们吃不起的。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贫贱者的同情。
第三句“尺长直得千黄金。”,诗人进一步强调鲈鱼的昂贵,一尺长的鲈鱼就价值千金。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鲈鱼价格的惊讶。
第四句“细脍不饱口腹嗤。”,诗人讽刺那些吃不起鲈鱼的人,即使把鲈鱼切成细脍,也吃不饱肚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贫贱者的怜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鲈鱼价格的惊讶,也表达了诗人对贫贱者的同情。诗人通过对比鲈鱼的昂贵和贫贱者的贫穷,来揭露社会的不公。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