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高适应试落第,由江陵乘船赴东吴,途经江西九江,看到冬日大雪纷飞的景色,写下这首《江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面上一片银装素裹,分不清是水是岸。江岸上,几棵枯树傲然挺立,在风雪中瑟瑟发抖。几只孤雁飞过天际,发出几声凄凉的鸣叫。
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雪景,不禁感慨万千。他在诗中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行进的景象。孤帆在江面上飘荡,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剩下浩瀚的长江在天际奔流不息。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君世况话沧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人说,当他写完这首诗的时候,天色已经黄昏了,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他与友人对坐谈心,谈论着世间的沧桑变化。
高适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图,表达了诗人孤寂落寞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