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是晋朝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古诗,属于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作于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此时的他已经年近五十,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原文:
夕风清且暄,桂华乱纷纷。
兰衰菊始荣,秋庭伫凝伫。
夕日西沉晖,芰荷覆绿池。
飞盖入高云,飘颻陵紫冥。
皓月始既满,百川盈复清。
桂馥飘轻风,琅玕度烟楹。
兰菊共芳馨,幽庭自结群。
微雨洗尘埃,明月照流萤。
凉爽的秋风吹拂着,桂花纷纷飘落。
兰花已经衰败,菊花才刚刚盛开,秋风送爽,庭院中一片寂静。
夕阳西下,余晖映衬着绿色的荷池。
飞盖车进入高高的云层,飘浮翻飞在紫色的夜空中。
皎洁的明月刚刚升起,百川的流水又重新变得清澈。
桂花的清香随着轻风飘荡,晶莹剔透的玉簪花穿过烟雾缭绕的屋檐。
兰花和菊花共同散发着芳香,在幽静的庭院中结伴而生。
微风细雨洗去了尘埃,明月照耀着流萤飞舞。
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秋天的萧瑟与明月的皎洁、桂花的芬芳形成对比,突出秋天的美好。同时,诗人还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秋风、桂花、兰菊等拟人化,使它们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萧瑟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