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讲起来有意思的诗?

首页

讲起来有意思的诗?

《春望》——杜甫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背景:

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攻陷长安。杜甫在洛阳听说安史之乱后,仓促逃离,前往秦州、同谷等地避难。757年,安史叛军攻占秦州,杜甫辗转到达成都。第二年春天,杜甫在成都郊外登高远望,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漂泊流离的生活写照。诗歌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头,一派荒凉的景象映入眼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痛。诗歌接着写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看到春天的花朵,想到战乱中失去的亲人和朋友,不禁流下眼泪;听到鸟儿的鸣叫,想到家园的沦陷,内心倍感惊慌。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中音信不通、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最后,诗歌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结尾,表现出诗人白发苍苍、心力交瘁的状态,读来令人无限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怀念弟弟苏辙而作。苏轼与苏辙感情深厚,但由于仕途坎坷,两人长期分居两地。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尤为强烈。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赏析:

这首词以“明月几时有?”开头,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对中秋明月的美好向往。诗歌接着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出诗人想要飞向明月,与亲人团聚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承受不了天上的寒冷。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最后,诗歌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亲人团聚、共赏中秋明月的美好愿望。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背景:

诗歌赏析:

这首词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头,一幅壮丽的雪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诗歌接着写到“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表现出大雪覆盖下的祖国山河的壮观景象。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并展望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最后,诗歌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