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因得罪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经过河南尉氏时,夜宿一家驿站。夜不能寐,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前两句写旅居异乡的孤独和思念家乡之情,后两句写家乡的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四句,二十个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首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诗人在异乡的夜晚,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抬头望见窗前的月光皎洁明亮,宛如地上的白霜。月光是冰冷的,但诗人却感到温暖,因为这是家乡的月光。诗人仿佛看到了家乡的亲人在月光下盼望着自己归来。
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思念家乡之情更加强烈。诗人抬头仰望明月,又低头沉思,心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故乡的亲人此时也一定在月光下思念着自己。
第三句“月是故乡明”,写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诗人认为,月亮是故乡的月亮最明亮。这是因为,故乡的月亮寄托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爱。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是如此深沉,以至于他认为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
第四句“千里共婵娟”,写诗人和家乡的亲人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却共同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他的心却与家乡的亲人紧紧相连。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觉得自己和家乡的亲人正在共同赏月。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唐诗中思念家乡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