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义诗是封建社会志士仁人临死前所做的诗歌,它慷慨悲壮,决绝凄婉,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篇章。就义诗所表达的情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忧国忧民。就义诗人无不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他们看到国家危难,人民涂炭,心中悲愤交加,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忧愤之情。如清末民族英雄秋瑾的《就义诗》中写道:“生为中华民族,死为中华魂。恨不抗日死,留作降倭奸。”这首诗表达了秋瑾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及她慷慨就义的决心。
二、舍生取义。就义诗人视死如归,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甘愿慷慨赴死。他们认为,死的有意义,死得光荣,死得壮烈。如清末志士邹容的《就义诗》中写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我今从容去,恍若赴瑶池。”这首诗表达了邹容从容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浩然正气。就义诗人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浩然正气,令天地动容。他们不怕死亡,不惧权势,宁死不屈,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正义和真理。如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就义诗》中写道:“浩气丹心照日月,长风浩荡扫胡沙。壮士捐躯志已酬,此身虽死魂不灭。”这首诗表达了史可法视死如归、浩然正气的英雄气概。
四、慷慨悲壮。就义诗大多慷慨悲壮,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蔑视,令人感动不已。如清末民族英雄谭嗣同的《就义诗》中写道:“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表达了谭嗣同对生的渴望,对死的蔑视,以及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