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地看见南边的山。
清晨和傍晚的山色多么美,飞鸟结伴归来。
这里有真实的意趣,想要解释清楚却已经忘记了语言。
采菊:采摘菊花。
东篱:东边的篱笆。
悠然:悠闲自得。
南山:即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山气:山的景象,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日夕:早晚。
佳:美好。
飞鸟:指天空中飞翔的鸟。
相与:互相,一起。
还:归来。
此中:这里,指田园生活中。
真意:真实的意趣,这里指田园生活的乐趣。
欲辩:想要解释。
已:已经。
忘言:忘记了语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归隐田园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采菊、赏景、悟道的过程,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情怀。
首句“采菊东篱下”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东篱下,菊花盛开,诗人在采菊。次句“悠然见南山”写诗人采菊时抬头远眺,看见了南山的美景,内心感到悠然自得。三、四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诗人对南山日夕佳景的赞美,以及飞鸟结伴归来的景象。
五、六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认为,在田园生活中,有真正的乐趣,这种乐趣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深远,充分体现了陶渊明闲适、淡泊的情怀,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