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词人刘禹锡在被贬朗州时所作,是其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开篇,词人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两句,描绘了夜晚雨中的春景,为全篇定下了凄凉而忧郁的基调。“雨潺潺”的雨声,写出了春雨的淅淅沥沥,也写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而“春意阑珊”则写出了春天的逝去,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留恋。
接下来,诗人说自己“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写出自己深夜在被窝里仍然感到寒冷,而醒来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异乡,是客居他乡。这种突如其来的醒悟,让诗人更加伤感,也更加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一晌贪欢”是指曾经的那些快乐时光,如今已经逝去,只剩下了无限的感慨。而“独自莫凭栏”则写出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栏杆前,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伤感和悲凉。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人以“别时容易见时难”来形容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更加凸显出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最后,诗人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是诗人对春天的告别,也是对过去的岁月的告别。而“天上人间”则写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就像天上人间一样,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这首词通过对春景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全词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成为传世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