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渐见秋声。
挼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气弥漫,看不清楼台,月光下,渡口蒙胧不清。
2. 渐见秋声:秋天越来越近了,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3. 挼尽梧桐,更兼细雨:梧桐叶被风吹得凋零殆尽,细雨飘洒,更加凄凉。
4. 到黄昏点滴:到了黄昏时分,细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
5. 这次第:这种情景。
6. 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恨交加,难以言表。
雾气弥漫,看不清楼台,月光下,渡口蒙胧不清。秋天越来越近了,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梧桐叶被风吹得凋零殆尽,细雨飘洒,更加凄凉。到了黄昏时分,细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这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是秦观在秋天写的一首感伤之作。词中,词人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的愁绪。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渐见秋声”三句,写词人所见到的秋日景色。雾气弥漫,看不清楼台,月光下,渡口蒙胧不清。秋天越来越近了,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这三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秋日的萧瑟景象。
“挼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滴”三句,描写了秋雨绵绵的景象。梧桐叶被风吹得凋零殆尽,细雨飘洒,更加凄凉。到了黄昏时分,细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这三句,描写了秋雨绵绵的景象,渲染了秋日的萧瑟气氛。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是词人的内心感叹。这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愁绪。词人面对秋日萧瑟的景象,心中不禁愁绪万千。
这首词,语言清新优美,意境凄凉悲戚,充分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