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是唐代宫廷乐曲名,又名浪淘沙令,其曲似《伊州》,曲调哀哀切切,跌宕婉转,尤宜于抒发悲愁怨恨之情、借古抒怀;词牌亦称《浪淘沙》,双调四十五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从题目就能看出该词有述史感旧之情。
浪淘沙在明朝以及清朝极盛,更扩及至话剧曲艺、歌谣等域。明朝出现《乐府新声》一百二十调,其中浪淘沙占二十三调。清朝王心白在《弹词源流》中评浪淘沙说:“浪淘沙词牌,出现甚早,《全唐诗》便收有三十首,苏东坡填有浪淘沙令,是词牌中价值很高的作品。由于它的词调通俗,歌起来亲切动听,适应性很强,故历代填词者众多。”
浪淘沙的词牌是固定的,一共四十五个字,分为两阙,每阙有六句。前三句都是仄声韵,这是和其他诗词牌最突出的不同。后三句都是平声韵。它的风格比较奔放,豪迈,一般都表现壮怀激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