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调本名为《浪淘沙令》。《教坊记》载:“《浪淘沙令》唐教坊曲。”到了北宋,始有诗人将唐曲《浪淘沙令》改成词牌名。词牌名有《浪淘沙令》、《永遇乐令》、《小重山》等,又因为多用来比喻男女相思之情,故又别名为《思佳客》。
李璟作为南唐中主,生性多疑,猜忌忠良,朝纲腐败,致使国势衰微。遂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春正月,柴荣大举南下,以少胜多,攻克金陵,南唐遂灭。李璟与其子李煜相继被俘,宋朝设江表节度使,清江南北之地。词作即为作者国破家亡身受俘虏,漂零异邦的境况,抒发词人凄惋之情。
浪淘沙 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前阕抒情。上片起句,帘外潺潺雨声,是词人漂泊异地所在荒凉景象的映衬,从听觉上写清冷、寂寞之感。
“罗衾不耐五更寒”句,以寒烘托出词人思乡怀旧的孤寂与愁苦。 客是普遍借代羁泊他乡的人。词人羁留他乡,孤单无依,却魂牵梦萦着南唐的销沈之地。“梦里不知身是客”,这句新颖独到,它写词人梦中依然把自己当作在家园里。“不知”两字,极写思乡之切,家国之近;而在梦醒之后,则更真切地感到他乡之身,家国之远。
正格《浪淘沙》的本意为男女离别相思之情,所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句,道出夜梦中思国之切,犹如身在故乡,而清醒之后,始觉客居他乡。
下片写景。起句“一晌贪欢”,是对上片“梦里不知身是客”句的补充,表达词人思念家乡,期望早日复国的心情。"一晌"指短暂的时间,欢既指欢快,也指不切实际的幻想。
“独自莫凭栏”三句,从空间上写两地相隔之遥远,相见之无期。“江山”,代指国土。“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说明别离容易,相见却十分艰难。这两句是情与景的结合,以景语写情思。作者登高远眺,但见故国山河依旧,人去楼空,故国不复,怎不令人哀伤。在此处,景色幽美,却毫无乐趣,反而触景生情,无限凄楚之情油然而生。
“流水落花春去也”,这句化用了李白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诗句。春夏交替,流水落花,是自然界时序的轮回,也是李煜政治上的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