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非常重视端午节,他曾多次写诗来赞美这个节日。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端午诗是《端午日赐群臣彩袋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又长。是日重五节,嘉宾满堂香。
金门开昼宴,玉殿启华堂。
琼浆酌嘉宾,万寿喜同康。
彩袋答佳客,欢声动四旁。
彩丝穿七孔,宝钿络五光。
艾叶芬香远,蒲剑切云长。
忠臣知报国,猛士感君王。
共祝万寿节,欢声动八荒。
端午节来到中夏时节,天气晴朗,日照时间变长。这一天正是重五节,宾客们满堂香。金门开启,举行白天宴会,玉殿开启,装饰得富丽堂皇。琼浆玉液斟满酒杯,为嘉宾们祝寿,欢乐的气氛同享安康。彩色的袋子赠送给所有的客人,欢声笑语响彻四面八方。彩色的丝线穿过七个孔,宝钿络上缀着五彩的光芒。艾叶的芬芳香气传得很远,菖蒲的叶子锋利而修长。忠臣们懂得报效国家,勇猛的将士们感激君王的恩情。大家共同祝贺万寿节,欢声笑语响彻八荒。
《端午日赐群臣彩袋诗》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唐代诗歌。它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气氛描写得十分生动。这首诗也体现了李隆基对端午节的重视,以及他对群臣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