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嫦娥》,这首诗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思乡怀亲的嫦娥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和团圆生活的向往。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见于《淮南子》,相传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长生不老药,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
李商隐的《嫦娥》诗,正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思乡怀亲的嫦娥形象。诗中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的第一句写嫦娥独坐云母屏风前,烛影深沉,烘托出嫦娥孤独寂寞的心情。第二句写长河渐落,晓星沉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嫦娥在月宫中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第三句写嫦娥后悔偷吃了灵药,飞到了月宫,从此与后羿阴阳两隔。第四句写嫦娥在广阔的碧海青天中,夜夜思念着后羿,表达了嫦娥对后羿的深情和对团圆生活的向往。
李商隐的《嫦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嫦娥形象。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寂寞与后羿在人间的幸福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嫦娥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