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故《诗》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故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周礼·大宰》
大宰之职,掌邦礼,以治百官。凡邦之大事,必咨於大宰。大宰以礼教之,则百官听之。
《礼记·王制》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大夫有采邑,士有禄位。天子之礼,以尊天下;诸侯之礼,以祀其先;卿大夫之礼,以相其君;士之礼,以事其亲。故天子有郊庙,诸侯有社稷,卿大夫有家庙,士有宗祠。
《论语·学而》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礼者,仁之则也。其发於事业,谓之义。”
《荀子·礼论》
荀子曰:“礼者,人道之极也。夫是之谓人道之极也。”
《庄子·逍遥游》
庄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老子·八十一章》
老子曰:“礼者,虚也。虚则实。”
《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曰:“礼者,所以禁奸止邪,别尊卑,明分际也。”
《淮南子·原道训》
淮南子曰:“礼者,所以节人欲,禁非为,使人知止,明辨是非也。”
《吕氏春秋·尊师》
吕氏春秋曰:“礼者,所以顺人心,和人伦,美教化,厚风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