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五首 其四
作者:王翰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是盛唐诗人王翰的组诗《凉州词》中的第四首,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这首诗描绘了凉州边塞的壮丽风光和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戍守边关的孤寂与忧愁。
诗歌开篇,诗人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展现了一幅辽阔雄浑的景象。黄河从西向东奔流不息,消失在白云之中,仿佛与天际融为一体。这句诗不仅写出了凉州边塞的壮丽,也暗示出了诗人此时身处边关的遥远和孤寂。
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进一步描绘了凉州边塞的险要形势。一片孤城,高耸入云的万仞高山,以及诗人身处的边关,三者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边关的险峻,也暗示出了诗人戍守边关的艰辛和危险。
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看似与诗歌的主旨无关,实则不然。羌笛是羌族人民的乐器,杨柳是汉族的树木。羌笛吹奏出悲凉的曲调,似乎在为杨柳的凋零而悲伤。诗人用这一句诗,暗示了边关的荒凉和萧瑟。
第四句“春风不度玉门关”,道出了诗人戍守边关的孤寂与忧愁。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中国与西域的交界处。春风本应是温暖和煦的,但诗人却说“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春风吹不到玉门关来。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戍守边关的孤苦和思念故乡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翰高超的艺术功底。诗歌不仅描绘了凉州边塞的壮丽风光和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戍守边关的孤寂与忧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