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黄河奔腾远去直上云霄,一片孤城屹立在万仞高山之中。
羌笛何必怨恨杨柳,春风也无法吹拂到玉门关。
注释:
1. 凉州:唐代州名,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武威)。
2. 黄河远上白云间:形容黄河水势浩大,奔腾远去,直上云霄。
3. 一片孤城万仞山:形容凉州城孤悬于万仞高山之中,显得非常孤立无援。
4. 羌笛:羌族人吹奏的一种乐器。
5. 杨柳:一种落叶乔木,枝条柔软,叶片细长。
6. 春风不度玉门关:形容玉门关外的荒凉和寒冷,春风也无法吹拂到那里。
赏析: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凉州的壮丽风光和边塞战士的孤寂心情。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绘了凉州壮丽的风光。黄河奔腾远去,直上云霄,气势磅礴;一片孤城屹立在万仞高山之中,显得非常孤立无援。这两句诗从视觉上和听觉上给读者营造了苍凉壮阔的意境。
颔联“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抒发了边塞战士的孤寂心情。羌笛声声,诉说着战士们的思乡之情;春风不度玉门关,更增添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这两句诗从情感上渲染了边塞战士的孤独寂寞之感。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