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凉州荒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凉州词》全诗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写于王翰贬谪凉州时。凉州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是唐朝西北边陲重镇,也是当时西域的交通枢纽。这里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环境十分艰苦。
王翰贬谪凉州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他得罪了权贵。当时,唐玄宗宠信奸臣李林甫,李林甫为了排挤异己,诬陷王翰谋反,将其贬谪凉州。
王翰贬谪凉州后,对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感同身受,对战争的残酷深恶痛绝。他写下了《凉州词》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和厌恶之情。
《凉州词》这首诗,通过对凉州荒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写出了黄河从远处流来,消失在白云之中。诗人用“远上”二字,形容黄河的漫长和遥远。用“白云间”三字,形容黄河的渺茫和壮阔。
诗的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出了凉州孤零零地坐落在万丈高山之中。诗人用“一片”二字,形容凉州的孤单和渺小。用“万仞山”三字,形容凉州周围的高山险峻。
诗的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写出了羌笛的悲鸣和杨柳的飘拂。诗人用“何须”二字,反问羌笛为什么要怨恨杨柳。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五字,说明了凉州的荒凉和寒冷。
诗的第四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了春风吹不到玉门关。诗人用“春风”二字,象征着温暖和生机。用“玉门关”三字,象征着边塞的荒凉和寒冷。
全诗通过对凉州荒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凉州的荒凉景象,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和对战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