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诗,是古代中国文人对于科举考试落第后所作的诗歌作品。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由唐朝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至1905年清***废除科举为止,绵延一千三百多年。
落第诗中,文人抒发的是对考试失败的遗憾和失望,以及对仕途失意的感伤。他们有的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有的表达了对自身的坚持和不屈,还有的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落第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记录,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些比较有名的落第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些落第诗句,都表达了文人对于科举考试的失败的遗憾和失望,以及对于仕途失意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