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马上作整篇诗的意思?

首页

马上作整篇诗的意思?

马上作整篇诗的真实背景

唐朝开元年间,有位名叫杜甫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自幼饱读诗书,怀有远大的抱负。他20岁时离开家乡,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经风霜。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诗中抒发了对国事的忧虑,对民生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杜甫在洛阳应试不第,心情十分郁闷。他决定离开洛阳,前往长安谋求仕途。

在路上,杜甫经过了华州(今陕西华县)。华州是杜甫的祖籍,他在这里住了很多年,对这里非常熟悉。

在华州,杜甫游览了著名的华清宫和骊山。华清宫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居住的地方,骊山是唐玄宗登高望远的地方。

杜甫在华清宫和骊山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有一首名叫《芙蓉池作》的诗:

芙蓉池作

[唐] 杜甫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斜倚薰风坐,微吟白石篇。

行人驻芳趾,来问远方贤。

君不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坟。

君不见齐地逶迤夕阳里,楚天苍茫风雨昏。

骁腾一万里,直入咸阳津。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殷。

这首诗是杜甫在芙蓉池边写的。芙蓉池是华清宫中的一个池塘,池中盛开着芙蓉花。

杜甫在诗中写道:“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斜倚薰风坐,微吟白石篇。”这是在说,他已经看透了官场的险恶,决心归隐山林,过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他的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甚至一边走一边唱起来了。

“行人驻芳趾,来问远方贤。君不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坟。”这一段,写一位行人看到了杜甫,驻足问道。行人可能以前就听过杜甫的名声,所以带着敬仰的心情问道。同时,杜甫用陈述的语气(君不见)告诉行人几个他遇到过的事,吴宫的幽径都被花草埋没了,而晋朝的官服与朝冠早就随着晋朝的灭亡而堆成一座古坟,这些隐喻了无情时光的流逝。

“君不见齐地逶迤夕阳里,楚天苍茫风雨昏。骁腾一万里,直入咸阳津。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殷。”这一段,写杜甫回想从自我贬官后,走过的漫漫长路,以及心中时常怀着的志向,直入咸阳津,就是直达京城。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殷。他自比唐尧,期望着自己能够像虞舜一样,被贤明帝王赏识,治理好国家。

杜甫深知,想要治理好国家谈何容易。即使身为天子也容易在穷奢极欲中迷失自我,所以他表示自己已经心灰意冷,不求官职,只求能过上清静的生活。

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杜甫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