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篇,全诗如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止自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怀君属托汾阳里,应共冤魂语夜台。
这首诗的背景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收到友人李白的来信,得知李白被流放夜郎,心情十分悲痛,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李白的思念和担忧。
诗的开头两句,写出杜甫所居住的草堂四周都被春水环绕,只有群鸥日日飞来。这里,杜甫用“舍南舍北皆春水”来形容草堂的地理环境,不仅突出了草堂的幽静,也暗示了杜甫此时的心情。
第三句,写出花径无人打扫,蓬门却为李白敞开。这句诗,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热情和欢迎。
第四句,写出杜甫因为家贫,只能用简单的饭菜和自斟自饮的酒来款待李白。这句诗,表现了杜甫的简朴和对李白的真挚情谊。
第五句,写出主人下马,客人还在船上,主人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没有任何音乐伴奏。这句诗,写出了杜甫和李白相见时的场景,也暗示了他们此时的心情。
第六句,写出杜甫和李白醉饮不成欢,最终还是惨然分别。这句诗,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不舍和离别时的痛苦心情。
第七句,写出杜甫在李白离开后,在江边目送李白远去,直到李白的身影消失在茫茫月色中。这句诗,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八句,写出杜甫希望李白在夜郎能够托身于汾阳里,与那些蒙冤而死的魂灵一起夜话。这句诗,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关心和对李白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与李白相见、饮酒、别离的场景的描写,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和对李白被流放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