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马诗其五
【原文】
西风飒飒过郊原,野径荒烟暗萧然。
重门虚掩无人到,断蓬飘过古井边。
林疏或见鹿踪迹,草露乍闻鸡犬声。
落日故城云四合,断霞明灭翠微横。
【翻译】
西风飒飒地吹过郊野,道路上荒草丛生景象萧条。
重重的门掩着没有人来,枯草随风飘过老井边。
树林稀疏偶尔还能看到鹿的足迹,草露初凝时依稀听到鸡犬的鸣叫。
夕阳西下映照着古城,乌云从四面合拢来,落日映红了山峦。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诗中刻画了一幅萧瑟荒凉的郊野风光,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诗歌的开头,诗人用“西风飒飒过郊原,野径荒烟暗萧然”两句写出了郊野的萧瑟荒凉之景。西风呼啸而过,野径上烟雾迷蒙,一片萧索景象。
接下来,诗人用“重门虚掩无人到,断蓬飘过古井边”两句写出了古井附近的荒凉景象。重重的门掩着,没有人来过,枯草随风飘过古井边,更添几分凄凉之感。
然后,诗人用“林疏或见鹿踪迹,草露乍闻鸡犬声”两句写出了郊野中偶尔见到的一些生机。树林稀疏,偶尔还能看到鹿的足迹;草露初凝时,依稀听到鸡犬的鸣叫。这些生机,让诗人感到一丝慰藉。
最后,诗人用“落日故城云四合,断霞明灭翠微横”两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夕阳西下,乌云从四面合拢来,落日映红了山峦。这壮丽的景象,让诗人暂时忘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通过对郊野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诗中丰富的意象,生动的语言,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