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十二月某日,王安石在作为京中一员小官的他受到皇帝的召见,王安石向皇帝进言,希望皇帝能实施变法。为了说明自己的变法思想,王安石吟诵了一首诗,这就是《梅花诗》。
《梅花诗》原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无须赞,幽香远自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一轮红日出,风雪都开道。广大须磨印,平地绝纤毫。
诗中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景象,借以比喻变法者不畏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会取得胜利。
“风雨送春归”指春天即将过去,风雪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已是悬崖百丈冰”形容冬天的严寒,冰封千里,百丈悬崖上结满了冰;“犹有花枝俏”形容梅花在如此严寒的条件下依然枝繁叶茂,花开俏丽。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景象,象征着变法者不畏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
“俏也无须赞”意思是梅花的美不用赞美,因为它本身就美丽动人;“幽香远自溢”意思是梅花散发的香气沁人心脾,自然而然地飘散开来。这两句诗进一步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品格。
“岁寒然后知”意思是只有在严寒的冬天才能知道松柏的坚韧;“松柏之后凋”意思是梅花比松柏还要耐寒,最后一个凋谢。这两句诗赞美了梅花坚忍不拔的品质。
“一轮红日出”象征着变法的成功;“风雪都开道”形容变法者排除万难,取得了胜利。这两句诗预示着变法将会取得成功。
“广大须磨印”形容变法的影响深远,犹如在须磨海岸留下的印迹一样;“平地绝纤毫”形容变法之后,社会风气清明,没有一点瑕疵。这两句诗赞美了变法的成果。
《梅花诗》通过对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景象的描绘,寓意了变法者不畏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会取得胜利。这首诗也表达了王安石对变法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