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零落已成诗,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写于公元838年,当时李商隐正在巴蜀做官,因思念家乡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诗的第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点出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春蚕一生吐丝,到死方休;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两种事物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梦想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他们就像春蚕和蜡烛一样,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2. 人生无常
诗的第二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写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镜子中的容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月光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得寒冷。这首诗写于夏天,诗人看到的月光应该是很温暖的。但是,在诗人的眼中,月光却变得寒冷了。这说明诗人的心情很不好。他意识到人生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3. 对家乡的思念
诗的第三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蓬山是传说中的仙山,是诗人理想的归宿。但是,诗人知道蓬山遥不可及,他只能通过青鸟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4. 对人生的感悟
诗的最后一句“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玉门关是中国西北边陲的重要关隘,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咽喉之地。但是,玉门关经常被敌人入侵,战争不断。诗人知道,玉门关很难被攻破,但是他却决定拼死一搏。这说明诗人对人生已经失去了希望,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国家的安定。
综上所述,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感伤之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