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励诗,又称“激扬诗”、“鼓舞诗”、“励志诗”,是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发人的斗志、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中,勉励诗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例如:《诗经·大雅·荡之狐》中,就有一首《无衣》,激励士兵奋勇杀敌,报效国家,保家卫国。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爰得我室,家室颇有。
行露岂不夙,谓之未暇。
岂不日戒,谓之不暇。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之一戒,为国称之。
《无衣》是一首勉励诗,激励士兵奋勇杀敌,报效国家。诗中描绘了士兵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激励他们为国而战,为国而死。
《诗经·小雅·鹿鸣》中,也有一首《君子于役》,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塒。
日之夕矣,牛羊下牵。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鸣于喔。
日之夕矣,牛羊下 ???.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是一首勉励诗,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诗中描绘了丈夫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同时也激励丈夫为国而战,为国而死。
除了先秦时期的勉励诗外,两汉时期也有不少勉励诗。例如,汉乐府《长歌行》中,就有两首勉励诗《短歌行》和《大风起兮云飞扬》。
《短歌行》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奋发图强,不要虚度光阴。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大风起兮云飞扬》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不退缩。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不少勉励诗。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中,就有两首勉励诗《杂诗》和《拟古》。
《杂诗》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奋发图强,不要虚度光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拟古》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不退缩。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在唐宋时期,勉励诗的创作达到了高峰。例如,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就有两首勉励诗《长干行》和《蜀道难》。
《长干行》激励人们珍惜爱情,为爱勇敢地付出。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蜀道难》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不退缩。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红日落,
孤城遥望玉门关。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恒雀啁啾满山谷,
闻者为其音流泪,
然后知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将进酒》诗中,还有一首勉励诗《行路难》,激励人们不畏权贵,坚持正义。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元明清时期,勉励诗的创作也十分兴盛。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中,就有两首勉励诗《双调·折桂令》和《正宫·端正好》。
《双调·折桂令》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不退缩。
风卷残云,雾敛波平。海天终有涯,路有尽头。
云散月明,人各一天。
但愿相见,不相识。
《正宫·端正好》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奋发图强,不要虚度光阴。
端的好似一轮朝日,冲破云雾出红晖。
喷薄紫霞照大地。
综上所述,勉励诗是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发人的斗志、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中,勉励诗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都出现了不少勉励诗。这些勉励诗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奋发图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不畏权贵坚持正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