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月几时这首诗的意思?

首页

明月几时这首诗的意思?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于中秋节在密州时写的一首词,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远离家人的他对此倍加思念。所以词人把酒问月,希望通过美好的月色来慰藉自己的离愁别绪。词的上阕写人间的月,下阕写月中的桂花宫。全词感情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优美,是中秋节的应景佳作,被誉为“中秋词第一”。

词解

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人仰望明月,问它什么时候才会有?接著又向广阔无垠的苍穹敬酒,彷彿是和青天共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猜测天上宫殿中的人们,如今已是怎样的时光。由於时间、空间的交错,产生了微妙的时空错位感,令读者的思绪随词人的目光,展开丰富的想像。

下阕: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不仅想像到月宫中的情景,更想亲自到月宫中一游。「我欲乘风归去」这句表现出对月宫生活的嚮往。「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想像月宫虽然是富丽堂皇,但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没有热量,温度会很冷。于是词人放弃了这个念头,还是回到人间好了。词末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结,虽然不能身在月宫中,但只要在人间一边起舞,一边与清澈的月光玩耍,生活过得也令人欢欣喜悦。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