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如下:
> 《墨梅》
> 作者:王安石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边篱落柴门扉。
> ???梅一枝横断崖,铁甲一般枝干劲。
> 香中别有韵味长,遂令墨花淡无香。
> 明曰东风吹送雪,定知梅花已分香。
王安石在熙宁三年(1070年)知杭州时,曾登孤山寺,见寺后崖边有一枝墨梅斜逸而出,挺然而立。他为之惊叹,遂作此诗。
第一二句写墨梅的生长环境,孤山寺北,贾亭西,水边篱落,柴门扉。环境幽静,景色宜人。
第三四句写墨梅的形态,一枝横断崖,铁甲一般枝干劲。墨梅的枝干遒劲有力,宛如铁甲,横斜而出,颇有气势。
五六句写墨梅的香气,香中别有韵味长,遂令墨花淡无香。墨梅的香气与众不同,清香淡雅,沁人心脾,即使是墨花,也显得淡而无香。
七八句写墨梅的未来,明曰东风吹送雪,定知梅花已分香。第二年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墨梅也将吐露芬芳,与其他梅花一起争奇斗艳。
全诗通过对墨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成为中国诗歌中咏梅诗的代表作之一。
《墨梅》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深远,被誉为“咏梅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广为传诵,而且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杨万里等人都曾写过咏梅诗,但都未能超越王安石的《墨梅》。
《墨梅》诗也对中国书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画家李迪受这首诗的启发,创作了《墨梅图》,成为中国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墨梅》诗还对中国戏曲产生了影响。元代杂剧《西厢记》中,崔莺莺咏梅唱道:“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唱词明显借鉴了王安石《墨梅》诗中的“一枝横断崖”句。
《墨梅》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