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解析——牧童诗
《牧童诗》由唐朝诗人李涉创作,全诗内容如下: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句一:草铺横野六七里
诗句一里面,草铺横野和六七里都是描绘牧童放牧环境的语句,其中:
草铺横野中的草是指牧童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田野上生长的植物;铺是指这些植物铺满了整个田野;横野则形容了牧童所在环境的广阔悠久,这一句中的横字是横亘、延伸的意思。
六七里则描写出牧童放牧的范围之广阔。里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长度单位,相当于五百米,六七里意味着牧童的放牧范围超过了三公里。
诗句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二里面,笛弄晚风和三四声都是描绘牧童在晚风中吹笛的情景,其中:
笛弄晚风中的笛是牧童手中的笛子、弄是吹奏的意思、晚风是指傍晚时分吹来的微风。
三四声则表示牧童吹笛的次数,这里用三四声这个概数来表示牧童吹笛的次数不多,也同时暗示了牧童的笛声是悠扬婉转,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诗句意境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牧童在广阔的田野中放牧的景象,这一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和对牧童的友好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