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组诗,共十三首。这组诗以白居易贬谪江州期间在南园的所见所感为主要内容,抒发了贬谪之痛、怀才不遇之幽愤,以及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入江南亦惆怅。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江边景色。诗人看到草青柳黄,桃花盛开,李花飘香。然而,春风并没有吹散诗人的愁绪,反而让他更加惆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贬谪江州后的孤独寂寞之情。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卖炭的老翁。诗人看到老翁满面尘灰,两鬓苍苍,十指黑黑的,十分可怜。老翁卖炭所得的钱只够维持生计,身上衣裳单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天冷一点,这样炭价才能高一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写的是暮江的景色。诗人看到夕阳西下,江水一半被染成了红色,一半被染成了青色。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亮像弓一样弯曲。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的景色。诗人怀念江南的美丽风光,日出时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时江水绿得像蓝宝石一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的景色。诗人看到春雨润物细无声,草色青青,十分可爱。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写的是晚春的景色。诗人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草香气袭人,绿树葱葱,十分美好。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新沐者将出,水殿风来香。
这首诗写的是夏日闲读的乐趣。诗人躺在竹林里读书,清风送来荷花的香气,竹露滴答作响。新洗完澡的人从水殿里走出来,风中传来阵阵幽香。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写的是秋思。诗人身在洛阳,看到秋风瑟瑟,思念家乡的亲人,想写信给他们,却又担心信中说不尽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冬夜喜雪。诗人躺在床上,看到月光照在床前,以为是地上的霜。他抬起头来看到明月,低头思念家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新秋气爽风凉好,闲得云泉伴寂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石桥。
松声含晚翠,鸟韵带秋乔。
自适无为事,谁知老境饶。
这首诗写的是新秋的景色。诗人觉得新秋的气候爽朗,风凉宜人,闲来无事,便与云泉相伴,感到非常惬意。绿竹掩映着幽静的小径,青萝拂过石桥,松声带着晚翠,鸟鸣声带着秋意。诗人自得其乐,无为而事,觉得老年生活十分充实。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阔远且分。
越中山色好,烟水绿重重。
明月出海来,大江流月明。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牛渚西江夜泊怀古。诗人看到夜空澄澈,秋月高悬,江水浩瀚,山色秀丽,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年年送客旧亭台,一见东坡次白头。但少薯芋聊供客,羞杀食笋与朱柔。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刘郎中在旧亭台送别。诗人看到自己与刘郎中都已白发苍苍,不禁感慨时光流逝。诗人招待刘郎中吃薯芋,觉得很羞愧,因为自己没有像朱柔那样用笋子招待客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