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和尚收我禅院中教我打坐,还让我诵读金经,我找借口说我志向不在于此,我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欣赏西湖的美景。
原文:
不到西湖不领略,西湖十景尽收藏。
云水光山如画境,无心赏玩是痴狂。
湖光山色两相宜,流水古潭两忘机。
禅房花木深且静,香雾冥冥绕飞檐。
翠峰出没云雾中,危崖突兀立高峰。
不知仙境在何处?疑是人间小洞天。
上有梅竹下有亭,绿水亭台两相称。
兰舟泛棹入画里,醉卧西湖忘归程。
赏析:
这首诗写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时年四十二岁。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城东建了东坡雪堂。这首诗就是苏轼居住在东坡雪堂时所作。
诗的一开头,苏轼就写出了他不愿在禅院中诵读金经,而只想欣赏西湖美景的心情。
第二联,苏轼写出了西湖十景的秀丽景色,并用“云水光山如画境”来形容西湖十景。
第三联,苏轼写出了西湖十景的幽静景色,并用“无心赏玩是痴狂”来形容自己对西湖十景的喜爱。
第四联,苏轼写出了西湖十景的超凡脱俗的景色,并用“不知仙境在何处?疑是人间小洞天”来形容自己对西湖十景的赞叹。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深远。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湖十景的秀丽景色,幽静景色,超凡脱俗的景色。并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十景的喜爱与赞叹之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