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山涧鸟鸣的美妙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朝诗人、画家。祖籍祁州(今山西祁县),迁居蒲州(今山西运城市)。开元九年(721年)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诗名,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全唐诗》存其诗四百二十二首,今编为《王右丞集》。王维精通佛学,与禅宗六祖慧能关系密切。工音乐,善山水画,为南北宗山水画北宗之祖。与画圣吴道子并称“吴装王色”。
人在山涧行走,鸟语如同一串珠玉,听来美不胜收。涧水清澈见底,透映出鲜嫩的青苔。想要攀山远望,只怕山岭太高,阻挡了视线。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鸟鸣涧的美妙景致。开头两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写出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夜晚。桂花飘香,山涧空旷,似乎能听到鸟儿在歌唱。
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出了鸟儿在月光下歌唱的情景。月亮升起,山鸟受惊,飞起鸣叫。鸟鸣声清脆悦耳,在山涧中回荡,与山谷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全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优美恬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创作于唐天宝四载(745年),此时王维任秘书监。当时,王维奉命出使河西,途经终南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