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诗,又名"煮豆燃箕",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七言诗,也是曹植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植20岁左右,当时曹丕已经继承王位,曹植在邺城赋闲。
有一天,曹丕召曹植进宫,并当着群臣的面,命曹植七步之内成诗,否则就要处死他。曹植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并且在七步之内吟诵了著名的《七步诗》。
《七步诗》全文如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诗句暗喻兄弟之间本该互相扶持,却反而互相残杀。曹丕听后,大为惊叹,立刻赦免了曹植。
曹植的《七步诗》创作于三国时期,当时曹魏政权刚刚建立,曹丕刚刚登基称帝。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开始清洗政敌和潜在的威胁,其中就包括他的弟弟曹植。
曹植的《七步诗》主要表达了兄弟之间本该互相扶持,却反而互相残杀的悲愤之情。诗中,曹植通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比喻,来暗喻兄弟之间本是同根生,却互相残杀的残酷现实。
曹植的《七步诗》是曹氏兄弟骨肉相残的悲剧的一个缩影。曹植的诗句,不仅表现了他的悲愤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兄弟之情的渴望。
曹植的《七步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曹植高超的诗歌创作才能。
《七步诗》的第一句"煮豆燃豆萁",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残酷现实。第二句"豆在釜中泣",则用拟人的手法,将豆子拟人化,赋予豆子以人的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感人。
《七步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点明了兄弟之间本该互相扶持,却反而互相残杀的主题思想。这两句话,既是对兄弟骨肉相残的悲愤控诉,也是对兄弟之情的深切呼唤。
《七步诗》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