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乞巧节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乞巧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乞巧。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巧艺,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成为一个编织能手。
乞巧节的乞巧诗有很多,这些诗歌大多是描写织女的美丽贤惠,以及人们对织女的崇敬。乞巧节的乞巧诗一般都比较简单,朗朗上口,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乞巧诗的翻译根据不同的诗句,会不一样,大部分诗词如下:
1、乞巧
(宋)冯延巳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翻译:七夕之夜,仰望碧霄,牛郎织女相会鹊桥。家家户户乞巧望秋月,穿过了无数根红线。
2、七夕
(清)曹雪芹
七夕香暗渡牛桥,相望银河两岸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翻译:七夕香暗淡,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相望。七夕之夜,人们仰望碧霄,牛郎和织女相会鹊桥。家家户户乞巧望秋月,穿过了无数根红线。
3、七夕祭牛女
(唐)李群玉
月夕星稀候晓明,露寒风清一夜凝。
愿将飞电三千丈,乘风直上广寒宫。
翻译:月亮和星星稀稀疏疏地等待着黎明,夜里露水寒冷风清一夜凝结。愿将飞电化作三千丈,乘着风直上广寒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