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是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向织女乞求智巧的活动。在古代,妇女很早就把织女作为“巧手女神”、命运女神来崇拜。到了汉朝,随着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逐渐流传,妇女们开始向织女乞巧,祈求智慧和灵巧,并于七月七日晚上举行祭祀活动,这便是“乞巧节”的起源。
诗中写道:“七夕今宵看碧霄”,意思是说七月七日这天的夜晚,人们抬头仰望碧蓝的天空,只见繁星点点,银河皎洁。“牵牛织女遥相望”,意思是说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相望,遥不可及。“银桥横渡鹊飞去”,意思是说喜鹊搭起了银桥,为牛郎和织女相会创造了机会。“乞巧机杼事者来”,意思是说人们纷纷前来向织女乞求巧织技艺。
最后两句诗“风动罗帷吹不寒,桂魄湘灵俱独眠”,意思是说,微风吹动着罗帷,却让人感到凉爽舒适;桂花飘香,湘灵独自在房间里睡觉。这句诗描写了乞巧节之夜凉爽宜人的天气和幽静的氛围,烘托出乞巧节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