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又称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在七月七的晚上,对着织女星乞求好的姻缘或手艺。
诗词歌赋中,有许多关于乞巧的诗句,其中一首比较著名的诗句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针引线拜月娥。
这首诗的意思是:七夕的晚上,人们抬头仰望碧霄,看见牵牛和织女隔着银河渡河相会。家家户户都乞巧拜月,盼望这美满的姻缘,祈求织女娘娘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这首诗描绘了乞巧节夜晚的场景,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乞巧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
乞巧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
摆香案:人们会在七月七的晚上,在庭院或屋顶上摆放一张香案,上面摆放瓜果、糕点、鲜花等供品,供奉织女星。
穿针引线:乞巧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穿针引线。人们会在七月七的晚上,用一根很细的针,穿七根线,然后在月光下乞求织女娘娘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拜月娥:乞巧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拜月娥。人们会在七月七的晚上,面向月娥,焚香叩拜,祈求织女娘娘保佑自己家庭幸福、婚姻美满。
种生求子:乞巧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种生求子。人们会在七月七的晚上,把种子种在花盆里,然后在月光下浇水,祈求织女娘娘保佑自己早生贵子。
吃巧果:乞巧节的传统食物之一是巧果。巧果是一种用面粉、糖、油等材料做成的甜点,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花形等,象征着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