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亥,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史称郑启亥。春秋末年,郑国公子华归国即位,史称郑声公。郑声公时期,郑国一年之内,连遭天灾人祸。郑声公十三年,郑国大饥荒。郑声公十四年,郑国发生大水灾。郑声公十五年,郑国发生大旱灾。郑声公十六年,郑国又遭受虫灾。郑声公十七年,郑国又发生火灾。启亥以诗讽喻时政。
本诗是启亥杂诗选五,诗中列举了许多郑声公时期郑国发生的灾祸,并表达了诗人对郑声公施政的强烈不满。
诗的第一句“天降木兮,摧折栋榱”,说的是郑声公十六年,郑国大旱,导致树木凋敝,房梁折断。
诗的第二句“王室日衰兮,卿士争权”,说的是郑声公时期,郑国国势衰微。郑声公无力制衡手下的卿士,导致卿士们争权夺利,国事不修。
诗的第三句“外患日亟兮,内政失理”,说的是郑声公时期,郑国外有强敌,内有内乱。郑声公对外软弱无能,对内刚愎自用,导致郑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诗的第四句“民不聊生兮,国将倾覆”,说的是郑声公时期,郑国人民生活困苦,国势将要倾覆。
诗的第六句“求宓问卜兮,占梦求吉”,说的是郑声公时期,郑国人纷纷求宓问卜,占梦求吉,祈求上天保佑郑国。
诗的第七句“天不从人兮,求之无用”,说的是郑声公时期,郑国人虽然诚心祈求上天保佑,但上天并没有回应郑国人的祈求。
诗的第八句“何不反躬兮,正己修身”,说的是郑声公应该反省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错误,修养自己的品德。
诗的第九句“得道多助兮,失道寡助”,说的是如果郑声公能够得道,就会得到上天和人民的帮助;如果郑声公失道,就会失去上天和人民的帮助。
诗的第十句“宜慎思之兮,无逆民心”,说的是郑声公应该慎重地考虑自己的行为,不要违背人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