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勤能补拙百诗古文意思?

首页

勤能补拙百诗古文意思?

勤能补拙百诗古文意思

勤能补拙,是出自于《三字经》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勤奋能弥补笨拙。勤能补拙,百诗成篇,体现了勤奋的重要性,以及勤奋可以克服笨拙的道理。

《三字经》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启蒙读物,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必读书籍。

在《三字经》中,“勤能补拙”的原文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段话讲述的是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而三次搬家的故事。孟子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孟母就带着他搬家到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后来,孟子又开始贪玩,孟母就搬到一个学校附近。孟子终于开始发愤读书,成为一代大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但勤奋更是不可或缺的。即使一个人天资聪颖,如果不勤奋学习,也无法取得成功。而一个虽然天资笨拙,但如果勤奋学习,也能取得成功。

因此,“勤能补拙”这句话,激励着人们勤奋学习,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