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时节,春雨绵绵,
行走在路上的人们,
心中充满了悲伤。
请问酒家在哪里?
牧童遥指着杏花村。
注释
1.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每年4月5日前后。
2. 时节:季节。
3. 雨纷纷:形容春雨绵绵不绝。
4. 路上行人欲断魂:形容行人思乡之情切,悲伤之意浓。
5. 借问:请问。
6. 酒家:卖酒的地方。
7. 何处有:在哪里?
8. 牧童:放牛的孩子。
9. 遥指:远远地指着。
10. 杏花村:地名,位于安徽省怀远县。
赏析
清明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春雨绵绵、行人悲伤、酒家难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开头两句写清明时节的雨。春雨绵绵,淅淅沥沥,滋润着大地,也带给人一种悲伤的情绪。诗中用“纷纷”一词来形容春雨,既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伤。
第三四句写诗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走在路上,被雨淋湿,内心感到悲伤。他想找一家酒家喝点酒,以驱散心中的愁绪。他问了一个牧童,牧童遥指着杏花村。这个细节描写,不仅交代了诗人借问酒家的原因,也为下文写杏花村做好了铺垫。
第五六句写杏花村。杏花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杏花盛开,酒香四溢。诗人来到杏花村,喝了点酒,心情好了很多。他看着杏花,闻着酒香,不禁陶醉其中。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清明时节,春雨绵绵,杏花盛开,酒香四溢,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好时节。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