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齐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伤之情。
邪径入荒园,独寻芳菊对重门。
露凝香更馥,尘拂色尤温。
零落随风去,萧条留我心。
但见衰草色,不见佳华新。
邪径 | 曲径 |
荒园 | 荒芜的园林 |
重门 | 两重门扉 |
凝香 | 凝结在上面的香气 |
拂 | 擦拭 |
尤温 | 更加温暖 |
萧条 | 萧索荒凉 |
衰草 | 枯萎的野草 |
佳华 | 美好的容貌 |
诗歌译文:
从曲径步入荒芜的园林,独自穿过两重门去找寻盛开的菊花。
露珠凝结在菊花上,使香气更加馥郁,拂去尘埃,颜色反而更加温暖。
菊花零落,随着秋风飘零而去,但那萧条的景象却留在我的心中。
只见到枯萎的草色,却不见美好花卉的清新。
这首诗写于谢朓在永嘉任职期间。当时,谢朓因得罪了权臣而被贬谪到永嘉。在永嘉期间,谢朓经常独自漫步在荒郊野外,借景抒情,创作了大量诗歌。这首《秋风引》就是其中之一。
诗歌中,谢朓以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景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伤之情。诗歌开头两句,写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独自走进荒芜的园林,寻找盛开的菊花。菊花是秋季盛开的的花卉,被誉为"花中隐士"。谢朓在秋风中寻找菊花,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中间两句,写诗人找到了盛开的菊花,赞美了菊花的香气和颜色。菊花的香气馥郁,沁人心脾,菊花的颜色温暖而美丽,令人赏心悦目。谢朓对菊花的赞美,不仅是对菊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菊花零落,随风而去,心中感到十分萧条。秋风萧瑟,草木凋零,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但是,看到菊花凋零,谢朓却感到十分伤感。这是因为,菊花凋零,意味着隐逸生活也即将结束。谢朓对菊花的感伤,实际上是对隐逸生活的感伤。
这首诗通过对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伤之情。谢朓在诗中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