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顾名思义,就是秋天思念家乡。这种思念,往往是伴着萧瑟的秋风,凋零的树叶,和清冷的月光,让人倍感凄凉。
张籍,唐朝诗人,字文昌,汉族,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享年九十四岁。张籍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三诗人”。
《秋思》这首诗是张籍在秋天思念家乡时所作。诗中,他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枫叶荻花秋瑟瑟,河风阵马寒声声”,写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枫叶荻花,是秋天最常见的植物。它们在秋风中摇曳,发出瑟瑟的声音,让人倍感凄凉。河风阵马,也是秋天常见的景象。河水在秋风中翻滚,发出阵阵寒声,让人不寒而栗。
颔联“乡心原野芜,旅思一夜生”,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乡心,是指对家乡的思念。原野芜,是指家乡的田野荒芜。旅思,是指旅行中的思念。一夜生,是指思念之情在一夜之间产生。
颈联“平沙日晚见归雁,连天秋色望孤城”,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归思。平沙日晚,是指黄昏时分的沙滩。归雁,是指从北方飞回南方的雁子。连天秋色,是指天边无边的秋色。孤城,是指远处的孤城。
尾联“关山千里不可越,谁能羁此情”,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绝望之情。关山千里,是指关山遥远千里。不可越,是指无法跨越。羁,是指束缚。此情,是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