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 四年(755)安史叛军攻陷长安,杜甫逃到秦州(今甘肃天水),第二年春,返回长安,见到战后疮痍 满目的情景,写下了这首诗。
“国破山河在”,两句话写眼前所见:长安经过战乱虽然破败了,但山河却依 然存在,春日里,草木更加葱郁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诗人感情的激荡和悲凉:时局使人伤感,春 花都像为之而伤心落泪,与亲人的离别使人思念增多,见到归来的鸟儿 ,心里反而更加悲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战争的残酷和音信的难得:边塞的烽火连 烧了三个月,家信却难得一封,因此倍加珍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诗人忧虑满怀、痛苦不堪的情形:每天愁白了 头,头发越搔越短,似乎将要少得插不住簪子了。这一句既抒发了诗人 老年丧乱、憔悴不堪的情怀,同时也是整个诗的总结。
这首诗从对春景的描写,抒发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沉痛,对亲人离别的思念, 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