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劝学诗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名句开篇,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他提出了“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观点,指出如果只知道盲目跟随,就会一事无成。然后,他从古圣贤的例子入手,说明了学习和勤奋的重要性。最后,他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作为结束,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要等到老了才后悔。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早年受儒家思想影响,以“道统自任”,一生致力于维护封建礼教,反对佛教和道教。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以气势磅礴、语言犀利著称,被后世称为“韩潮”。
韩愈的劝学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当时韩愈任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唐代最高学府,韩愈作为祭酒,负责监察和管理国子监的教学工作。韩愈看到国子监的学生学习风气不佳,于是写了这首诗来劝导学生们要努力学习,不要荒废时光。
劝学诗的思想感情非常真挚,韩愈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语重心长地劝导学生们要努力学习。他指出,学习是艰苦的,但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如果只知道贪图享乐,不肯努力学习,就一定会一事无成。韩愈还以古圣贤的例子来激励学生们,希望他们能够像古圣贤一样,勤奋学习,成就一番事业。
劝学诗的艺术特色也非常鲜明。这首诗采用了四言体的形式,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诗中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形象。诗中还引用了古圣贤的例子,使诗歌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
总之,劝学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思想感情真挚,艺术特色鲜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劝学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