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是宋代大儒朱熹所作,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目标,以实现自身价值。全诗共四句,语言平实而有力量,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和人生观。
1.
“发奋识遍天下字”是诗句的第一句。发奋,指努力学习,下定决心。识遍天下字,即认识所有字,了解所有文化知识。这句诗的意思是,要努力学习,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知识。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2.
“立志读尽五车书”是诗句的第二句。立志,指树立远大目标,下定决心。读尽五车书,指广泛阅读书籍,学习各种知识。这句诗的意思是,要立志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要广泛阅读书籍,学习各种知识。这是学习的第二个目标,也是更高的要求。
3.
“窗前有树鸟投林”是诗句的第三句。窗前有树,指书房里有一棵树。鸟投林,指鸟儿飞到树上。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在窗前有一棵树,鸟儿就会飞来栖息。这是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人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
4.
“勤奋勤奋又勤奋”是诗句的第四句。勤奋,指努力学习,下定决心。这句诗的意思是,要勤奋学习,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是学习的最终要求,也是最艰苦的要求。
《劝学诗》是一首教育意义深远的诗歌,它告诫人们要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目标,才能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