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是南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旨在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不要浪费时间,要珍惜光阴。
此诗共12句,每句5个字,四句一节,共三节。
第一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节的大意是说,学习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的朋友从远方来(共同探讨学问),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难道不算是君子吗?
第二节: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第二节的大意是说,可以征服三军的是统帅,匹夫的志向是不能被夺取的。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也曾向郯子请教。贤人能为了贤人而改变自己的脸色(表示尊敬),孝顺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
第三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节的大意是说,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不迷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听别人说话而心悦诚服,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越礼法。”
劝学诗是一首非常好的诗,它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不要浪费时间,要珍惜光阴。这首诗的思想是积极的,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