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劝学诗,全诗共二首,每首四句,共八句。以琅琅上口的语言、浅显易懂的道理,阐述了“勤奋学习,珍惜光阴,立志高远,不懈努力”的人生哲理,激励人们发奋读书,追求知识,树立远大志向。
古之学者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一首诗前两句描写了古代学者们勤奋学习的情景。他们为了学习,常常挑灯夜战,直到深夜三更。即使到了五更鸡鸣时分,依然还在挑灯苦读。这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令人敬佩。
后两句诗进一步劝诫人们要珍惜光阴,发奋读书。少年时代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不好好努力学习,等到老了的时候,就会追悔莫及。因此,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二首诗前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珍惜时间的宝贵。年轻人如果没有抓紧时间来努力的学习。等到年老发白的时候。再去后悔和追悔是毫无用处的。因此,一定要珍惜时间。无论何时都要积极地学习和积累知识。
后两句诗描写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因为年轻时没有努力学习,到了老年的时候,已经忘记了儿时的玩伴。当他遇到儿时的玩伴时,他们已经不相识了。这种白发苍苍、悔恨交加的场景,发人深省。
朱熹的劝学诗,语言通俗易懂,押韵工整,节奏明朗,朗朗上口,流传甚广。它激励了无数人发愤读书,追求知识,树立远大志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