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是中国最早的三部诗歌总集,即《诗经》、《楚辞》和《汉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15国风,共160篇,是各地流行的民歌。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朝廷乐歌和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和颂扬功德的诗歌。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诗歌之源头”。它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历代文人奉为圭臬。
九歌:11篇祭祀神灵的歌曲,是《楚辞》中最具艺术特色的作品。
天问:170多个问题,是屈原对天地万物、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的疑问。
九章:11首抒情诗,是屈原对政治、人生、爱情的咏唱。
招魂:招请屈原的灵魂归来的诗歌,是屈原死后,宋玉等人所作。
《汉诗》是中国汉代诗歌的总集,收录了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成帝刘骜时期的诗歌500多首,分为乐府诗、郊庙歌辞、古诗和杂诗四部分。
乐府诗:包括汉代的民歌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共200多首。
郊庙歌辞: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的诗歌,共100多首。
古诗:汉代文人创作的模拟《诗经》风格的诗歌,共100多首。
杂诗:汉代文人创作的抒情诗,共100多首。
《汉诗》是中国诗歌史上承《诗经》、启建安文学的重要桥梁,它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