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峡这篇诗的意思?

首页

三峡这篇诗的意思?

《三峡》的创作背景

李白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到天宝十四年(755)这十年间。天宝八年(749)夏,诗人由巴陵乘舟顺流东下,游览三峡,来到巫山。经过在这里遇到了贬官还乡的李白,两人十分投合。秋后,王昌龄、李白同游荆楚,李白写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第二年春天两人一道往东,李白经金陵而北渡淮河入徐州。同年夏,由徐州经安陆抵襄阳,继续沿汉水而下,“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巫峡弄晴霞”(《江上吟》)。天宝十一年,诗人奉诏入京,两度过三峡,但东下入蜀时已无心恋游,而作《三峡》等诗。这期间,李白曾与崔宗之等人西入蜀中,不久东还。

《三峡》的诗词鉴赏

《三峡》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五言绝句是李白游览三峡时所作。三峡是长江上游的著名峡谷,以其雄奇险峻的景色而著称。

诗人早上离开白帝城,辞别彩云缭绕的山峦。乘一叶轻舟,顺流而下,从四川奉节至湖北江陵,千里水程,一日即可到达。

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催促着轻舟急行。当轻舟驶过万重山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却生动地描绘了三峡两岸的雄奇秀丽的景色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文详解

首联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上辞别白帝城,乘船顺流而下。白帝城位于四川奉节,是三峡的入口。这里山势险峻,云雾缭绕,诗人用“彩云间”来形容白帝城的景色,突出了三峡的雄奇瑰丽。

“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写出了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的速度之快。江陵是湖北省的县级市,位于长江中游,距离白帝城约一千多里。诗人乘轻舟,一日之内便从白帝城到达江陵,可见三峡水流湍急,速度之快。

颔联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催促着轻舟急行。诗人用“啼不住”来形容猿猴的叫声,突出了三峡两岸的山高林密,猿猴众多。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写出了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的速度之快。万重山,形容三峡两岸的山势险峻,层峦叠嶂。诗人乘轻舟,飞快地掠过万重山,突出了三峡的雄奇壮丽。

颈联

> 远接巴陵无限水,唯见长江天际流。

远看巴陵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长江就像一条银龙在天际浩荡奔流。诗人站在船头,眺望巴陵,只看到长江在远方天际奔流不息。

尾联

> 中间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中间的瀑布如一条银色巨龙挂在山前,飞流直下,有三千尺高。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瀑布的壮观,突出了三峡的雄奇瑰丽。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